春秋戰國時期和西漢初年,紡織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,主要原料為麻和絲。養蠶取絲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明之一,早在2000多年前就傳往東南亞,1800多年前傳到朝鮮和日本,1600多年前傳到中亞,1400多年前傳到希臘,900年前傳到意大利,意大利人正是受到養蠶吐絲的啟發后發明了化學纖維的生產技術!從漢代到唐代,大量的精美絲織品經由和陸路向外輸出,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“絲綢之路”,中國因此被歐亞諸國譽為“絲綢之國”。
到了兩宋和元代,隨著棉花在中原地區和長江流域的廣泛種植,手工棉紡織業得到迅速發展,棉花逐漸成為主要的紡織原料。
由于棉花適宜于集中種植,單位產量高,服用性能好,再加上棉紡織加工技術的發展,特別是18世紀中葉開始,以蒸汽機為動力,以棉紡織工業為帶頭產業,兩者的結合率先在英國構成推動世界的一次產業革命的原動力,從此棉花生產登上了世界紡織纖維的主導地位,直至20世紀50年代,棉花及棉紡織工業一直處于世界紡織工業的中心地位。蠶絲、羊毛雖然歷史也很悠久,但是由于養殖條件和地域環境上的種種限制,產量一直處于微弱地位,只能當做一種珍貴紡織原料而存在。因此,從一次產業革命到20世紀中葉,以棉花為基礎的紡織工業先后統治世界紡織工業達200年之久。